本站为【传爱成考】旗下网站,主要提供免费成人高考政策与资讯,信息仅供学习交流,非官方网站,具体信息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 为准。

2025年江苏成考考前辅导报名入口

江苏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中)

江苏成考帮 发布时间:2018-04-01 01:53:31

  语言知识及其运用(中)

  四、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

  1、语境——即语言环境,主要指书面中的上下文。

  2、结合语境辨析词语的含义:辨别某个多义词在具体语境中的具体意义;辨别语境赋予某个词的具体意义。

  3、语境赋予某个词的具体意义

  词语的意义是抽象的、概括的、固定的,客观存在的;放到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受到上下文的影响,有些词语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临时的具体意义。

  4、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

  (1)汉语中很多词语带有明显的褒贬色彩,在实际语言运用中,这两类词不仅可以准确达意,而且还能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

  (2)下列情况需要注意:

  A、一般来说,褒义词和贬义词不能错用,但有时,作者利用一定的语境条件故意褒贬反用,可以增强语言的感情色彩,构成反语修辞;

  B、有些中性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强烈的爱憎感情;

  C、有时同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

  (一)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易错成语总结:弄清用错的类型

  成语使用时应注意成语本身的限定、前提和条件,成语本身的词素含义,成语的感情色彩与适用范围,还要注意这些成语与上下文语境之间的相关性与融合性。根据历年高考考试的特点,熟悉这些出错的类型,适当积累和练习,就能有的放矢。

  1、不明整体,望文生义

  成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意义的整体性。我们要透过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深入理解,不能想当然或一知半解。否则,就会误解词义,使用错误。有些成语可以直接从字面去理解;而绝大部分成语需要透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对成语意义不加认真推敲,仅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就会造成望文生义的毛病。

  例①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例②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例③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例④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例⑤此城四郊多垒,固若金汤,不宜强攻。

  例⑥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辨析:①中“文不加点”并非“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能写成”。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①句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②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它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③中“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④中“别无长物”不是说“别无长处”,而是指“形容家贫,一无所有”。⑤中的“四郊多垒”与“固若金汤”并提。显然是指此城的城防工事坚固。而“固若金汤”与“四郊多垒”的意思正好相反,“四郊多垒”的意思是指四郊都有敌人的营垒。后用来形容敌人四面进击,形容危急。⑥“大方之家”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大方:大道理。而在例句中,由于望文生义,误将“大方”理解成不吝啬,从而导致了整个成语的误用。

  在浩瀚的成语之中,望文生义的现象随时都可能发生,我们不得不加以留意。

  2、反用其义

  例①一过春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偌大一个村庄只落得万人空巷,好不清冷。

  例②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

  辨析:①中“万人空巷”,意即“很多人走出巷而聚集在一块,形容人多,场面热烈”。②中“有口皆碑”,意即“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到处受到赞扬”。

  3、褒贬颠倒

  成语的褒、贬色彩不同的。例:“半斤八两”与“平分秋色”。“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多含贬义。如:“论本事,他们俩可算半斤八两,都不怎么样。”“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也比喻不相上下,可以匹敌。如:“他的技艺很好,可与名家平分秋色。”这是褒义的。但应该注意的是,有些成语根据对象、场合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褒贬色彩,复习时应加以防范。

  如“标新立异”作中性时,可解为“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作贬义时,则可解为“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又如“呼风唤雨”,作褒义时,可比喻群众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作贬义时,则指反动势力的煽动。有很多成语具有鲜明的褒贬色彩,运用时不能根据句子感情倾向的需要选取成语,就会损害表情达意,或令人失笑。

  例①《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例②(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

  例③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见猎心喜、蠢蠢欲动。(跃跃欲试)

  例④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辨析:①中“胸无城府”,形容襟怀坦白,不隐瞒什么。含褒义。

  ②中“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③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④中的“卓尔不群”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这句将“卓尔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显然是误认为“不群”就是“不合群”,这与原意大相径庭,应当将“卓尔不群”改为“落落寡合”或“郁郁寡欢”。

  以上都是由于色彩不当而造成的成语误用。要注意的是修辞上的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不属此列,它是作者为了取得某种效果而故意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一般情况下,往往加“引号”以加以区分。

  例:这个政府(******政府)“专心一志”打内战,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

  “专心一志”形容非常专心,褒义,这里是作者故意褒词贬用,以达到一种强烈的讽刺效果。

  4、使用对象配错

  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范围,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有的成语只能用于某一对象,必须弄清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若不加以区别也会造成误用。如“汗牛充栋”仅用于物(书),不能用于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都是指从小就相识的异性,不能用在同性身上;“举案齐眉”只能用在夫妻之间,不能用在兄弟、姐妹、朋友之间;“眉飞色舞”只用于人,不用于其他事物;“相提并论”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老气横秋”可用于三类人:(1)老练而自负的人;(2)没有朝气的年轻人;(3)摆老资格的老年人。

  例①各种花卉,争奇斗艳;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例②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辨正:①中“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②中“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5、误用典故

  某些成语来源于典故,来源于古诗文,往往有其特定含义,浓缩了许多内容,如果不懂得这些成语的来源以及特殊意义那么就容易误用。

  例: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二)成人高考语文易错成语复习要点

  第一,了解成语的特点。一般说来,成语具有古语性、定型性、完整性的特点。

  1、古语性。有的成语中保留了古汉语词语的意思或用古汉语语法结构。如“不过尔尔”中,前一个“尔”是“如此、这样”的意思;后一个“尔”同“耳”,相当于“罢了”。意思是“也不过如此而已,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又如“时不我待”,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应理解为“时不待我”,“不我待”是“不待我”的倒装。意思是“时间不会等待我们,指要抓紧时间”。

  2、定型性。成语的结构不能随意变动,也不能随意换字或增减字。如“入木三分”不能说“三分入木”。“入木三分”来源于古籍记载,说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工人用刀刻时发现墨迹渗入有三分深。形容书法笔力强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如果说成“三分入木”就不是其原意了。又如“九牛一毛”不能改成“十牛一毛”。

  成语在一般情况不能改变结构。但在特定的场合中,某些成语结构可以活用。有些成语,在不变更基本结构和原来意义的前提下,个别音节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变换次序或是换成别的音节。如千钧一发与一发千钧,同工异曲与异曲同工,每下愈况与每况愈下。

  但如果由于变动结构而改变了愿意,那就是另一个成语了。如“小题大做”与“大题小作”这两个成语,前者比喻把小事当做大事来处理,后者则比喻把大问题当做小事情来处理。两个成语的意思完全不同。

  3、完整性。成语的各个组成部分合起来表示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意思,不能把它割裂开来。如:“义无返顾”中,“义”是指应该做的事,正义的事:“反顾”指回头看。把“义”“无”“反顾”连起来理解为:做正义的事,勇往直前,绝不犹豫回顾,亦即指为正义而勇往直前,绝不回头。

  第二,理解成语中关键词的含义

  例1、不刊之论:“刊”指消除,“不刊”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这个成语指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如果把“刊”理解为“刊登”“刊载”,那么把这个成语解释为不能刊登的言论,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例2、登堂入室:“堂”指古代宫室的前屋,“室”指古代宫室的后屋。意思是登上厅堂,进入内室。“入室”比喻达到最高境界,“登堂”仅次于“入室”,整个成语比喻造诣逐渐达到高深的程度。

  第三,弄清成语超常运用的特殊性

  对成语的理解,既要掌握常规用法,又要了解非常规用法。如果被成语的常规用法束缚,不能根据具体的语境灵活变通,就会误入歧途。如“想入非非”和“不孚众望”就属非常规用法的考查。有些同学只知道“想入非非”常规用法是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却不知道它的非常规用法指想象进入到一般人所想象不到的境界,结果失误。这是不改变成语词素而改变成语的常用含义,广告用语常用这种修辞方法,如说该厂的牙刷坚固耐用,可巧用成语“一毛不拔”。

  (三)容易错用的成语释义

  不足为训:不能当作范例或法则。

  差强人意:差:稍微地。原来意思是很能振奋人,现多用来表示比人预想的好一些,还算让人满意。容易误解为“不如人意”。

  惨淡经营:煞费心思,着意布置、谋划和管理某项事业。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憎恨或鄙视的样子。

  登堂入室:登上厅堂,又进入内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学艺深得师传。

  改弦更张:弦的松紧与调的高低不合,应收紧或放松,使声音和谐。引申为改革变更。

  耿耿于怀:对所经历的事持有看法,不能忘却,牵挂心怀。

  起死回生:救活垂危的人。形容医术高明。来源:考易网

  苦心孤诣:用心良苦,造诣极深。用以称许刻苦钻研学问、创造业绩为他人所不及者。

  身临其境:亲自到某个地方,应与“设身处地”相区别。

  文不加点:写文章不用涂改就很快写成。形容文思敏捷。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首先遭遇灾难。

  叹为观止:赞叹观赏的对象精妙之极、完美之至。

  两小无猜:指幼年男女天真无邪,相处融洽。

  目无全牛:古代有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所看见的是整个的牛(“全牛”),三年之后,技艺大进,动刀时只看到皮骨的间隙,而看不到全牛。后因以“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精湛纯熟。典出《庄子·养生主》。

  紧锣密鼓:多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的舆论准备。

  明日黄花:指过了重阳赏菊日的菊花,比喻一旦事过境迁,则徒然感慨。

  祸起萧墙:祸乱产生于家中,比喻灾祸、变乱皆由内部原因所致。

  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

  有条不紊:形容做事、说话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不刊之论:刊:删改,修订。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当,无懈可击。容易误用为贬义。

  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弹冠”,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后来用“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使用时容易弄错感情色彩。

  重整旗鼓:指失败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此词不能用作贬义。

  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本词与“不约而同”区别开来,“不约而同”也有不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的意思,但“不约而同”只能做状语不能做谓语。

  无可非议:没有什么可以指摘的。应与“无可厚非”区别。“无可厚非”意思是不可过分指责。前者表示言行完全合乎情理,后者表示虽然有缺点,但是还是可以原谅的。

  莫衷一是:折衷,决断;是:对。成语意思是指大家看法不同,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使用时要注意术语不能指一个人。

  刮目相看:指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别人。注意本成语一般用来指看待别人取得的进步和成绩。

  不足为训:训:准则。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

  好整以暇: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不能误用作贬义。

  仁者见仁:指对同一个问题,各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见解也不相同。本词使用也要注意语境。如:“在要不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大是大非面前,大家要仁者见仁,以便达成共识。”这句中的成语属于误用,在原则性的大问题上当然不能“仁者见仁”,否则就不能“达成共识”。

  屡试不爽: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注意不能将词义理解反了。

  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或不久以前。不能误解为不久的将来。

  附庸风雅:附庸:追随,风雅:文雅,多指才学。为了装点门面结交名士,从事有关文化的活动。不能误作褒义。

  含英咀华:咀:咀嚼,英、华:花朵。把花朵含在嘴里慢慢咀嚼。比喻欣赏、领会诗文的精华。使用时注意本词领会的对象。

  拾人牙慧:拾取别人的只言片语作为自己的话来说,多用来形容一味重复别人而缺乏主见。使用时注意褒贬色彩。

  无所不为:没有不做的事,指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使用时要注意褒贬色彩。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由浅入深、由低到高,达到了很高的境地。使用时不能只看其表层意思。狗尾续貂—比喻用不好的东西续在好的东西的后面。后也用来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的续作前后好坏不相称。本词一般用作贬义,用于自称时含谦义。

  休戚与共:休:欢乐,戚:忧伤。彼此间忧喜和祸福共同承担,指同甘共苦。注意不能将本词与“息息相关”混淆,后者只比喻关系密切而无同甘共苦之义。

  过犹不及:犹:如同。事情做得过火了,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不能错误得理解为做得太不够了。

  穷形尽相:形容尽致的意思,指文章的细腻生动。不要误解为“原形毕露”之义。

  数典忘祖:典:典籍,指古代的礼制、历史。比喻忘本。现也用来比喻对本国历史无知。

  天马行空:天马:神马。马的奔腾如同腾空飞行。多比喻诗文、书法等气势豪放,不受拘束。

  风声鹤唳:前秦苻坚领兵进攻东晋,大败而溃,溃兵听到风声和鹤叫都疑为追兵。形容惊慌疑惧。不能只按字面意思理解。

  捉襟见肘:原指衣服破烂,生活贫困。后来也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

  粉墨登场:妆扮好了,登场演戏。今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登上了政治舞台。

  安土重迁:并非看重迁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恋乡土,不愿轻易迁移到外地。“重”在这里解释为“难”。

  别无长物:表面上看起来是别无特长,其实是指再没有别的东西,形容除此之外空无所有。

  不易之论:很容易让人理解为不易理解的言论,实为内容正确,不可更改的言论。

  大而化之:不是把大的化成小的,而是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

  独具只眼:形容具有独到的见解或独特的眼光。

  河东狮吼:不是河东的狮子大叫,它是指厉害的妇人,用来嘲笑怕老婆子的男人。

  敬谢不敏:指恭敬地表示能力不够或不能接受,而不是指不及时感谢。

  具体而微:指内容已具备了,不过局面、规模较小。不是指到细微之外。

  如坐春风:比喻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好的教育。容易错误理解为自然风光的美好。

  (四)强化训练题

  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土耳其举重选手穆特鲁身高只有1.50米,多次参加世界男子举重56公斤级比赛,拿4金牌如探囊取物,人送绰号“举重神童”。

  B.冬天老年人要增加营养,也要适当运动,在户外锻炼时一定要量入为出,以步行为宜,时间最好选在傍晚,还要注意保暖,防止着凉。

  C.中国茶艺与日本茶道各有特点,但异曲同工,都强调“和”的精神。中日两国青少年也应以和为贵。为中日睦邻友好多作贡献。

  D.北京周边的旅游胜地,笔者去过不少。但六月中下旬的绿树繁花中仍有冰挂高悬在危崖上,这一出人意表的奇景却是第一次见到。

  答:B(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本题做题要特别注意题干,要求选出“使用不恰当的一项”。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B量入为出:根据收入的多少来定开支的限度。A探囊取物:伸手到口袋里拿东西。比喻能够轻而易举地办成某件事情。C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话的说法不一而用意相同,或一件事情的做法不同而都巧妙地达到目的。D出人意表:出乎人们的意料。)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伊拉克战争期间,一些女记者直接到前线采访,其冒险程度无异于火中取栗。

  B.这次巴勒斯坦人士遭暗杀的事件,使得中东和平的前景再一次成为海市蜃楼。

  C.美元近期在外汇市场的疲软走势,使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的欧洲经济雪上加霜。

  D.欧洲一些国家从自身利益考虑,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2.A(A项“火中取栗”典出法国拉封丹的寓言,意思是一只猴子和一只猫看见炉火中烤着栗子。猴子教猫去偷,猫用爪子从火中取出几个栗子,自己爪子上的毛被烧掉,栗子却被猴子吃了。比喻冒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当而一无所得。女记者到伊拉克前线采访,的确是冒险,但她不是为别人谋利,这是职责,因此A项中的“火中取栗”使用不当。B项“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中东和平因巴勒斯坦人士的被害而被扼杀,在此形容其难以实现,十分恰切。C项“雪上加霜”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美元对欧洲经济有着强大的支持作用,此处用“雪上加霜”,很好地描绘出了欧洲经济的处境。D项“马首是瞻”,古代作战时士兵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进退,比喻跟随别人行动或听从别人指挥。常用句式是“唯……马首是瞻”,是宾语前置的一种固定形式。“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意思是不再服从美国。此句叙述的情形,可以从2003年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中,欧洲各国对美国的态度上得到证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里有我汗水浸过的土地,这里有我患难与共的亲友,这里有我相濡以沫的妻子,这里有我生命的根。

  B.两位阔别多年的老友意外地在一条小巷里狭路相逢,两人又是握手又是拥抱,别提多高兴了。

  C.人生就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奔腾之河,生命则是一曲永无止境的奔腾之歌。

  D.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

  3.A(B狭路相逢:在很窄的路上遇见了,不容易让开。指仇人相遇,难以相容。C“川流不息”的“川”,河流,与下文“奔腾之河”系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D“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人民疾苦”。)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对曾经纵横中国五百年的晋商,我们今天只能透过那些纸醉金迷的晋商大院来遥想他们当年踏漠北、下南洋的辉煌。

  B.光明村委会提出,在旅游淡季积极开展果品销售,将旅游业和果业的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这与专家的意见不谋而合。

  C.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D.写文章首先要言之有物,否则,无论文字如何优美,也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不能打动读者。

  4.B(A纸醉金迷,形容叫人沉迷的奢侈繁华的环境;犯了顾名思义的错误,错误的理解成一种纸张。B不谋而合,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完全一致。C豆蔻年华,指十三四岁的少女,这里写大学生不正确。D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外表很华美,里头一团糟;这里写文字不恰当。就该句而言,“文字优美”与“金玉其外”可以呼应,但“败絮其中”与“言之有物”则显然不能衔接。)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他心爱的书籍,经过再三处理,还是没有地方放置,只能堆在地上或塞在床下,生活的屈辱和窘困,无出其右。

  B.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点酒是小事一桩,就不以为意,结果因违犯公安部颁布的“五条禁令”而受到查处。

  C.要真正营造一个细胞生长的世外桃源也不是一件易事,除了要有合适的培养基之外,还需要许多其他条件。

  D.中央书记处书记到党校看望正在这里学习的纪检监察系统的学员,不厌其详地询问他们在基层工作的情况。

  5.A(无出其右,意为没有能胜过他(或他们)的。一般指别人没法与所指的人相比,原句是说“生活的屈辱和窘困”,用无出其右是适用对象不妥。不以为意(与“不以为然”有区别:然,对;不认为对,表不同意,有轻视之意),意为不把它放在心上,不当为回事,不重视。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句中用的是引申义。不厌其祥,不嫌详细,愈详细愈好,用在这里很好地表现了询问者对学员在基层工作问得仔细。)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这种首饰的款式非常新颖、时尚,一经推出,不少爱美的女士慷慨解囊抢购。

  C.当中国女排捧回冠军奖杯时,举国弹冠相庆,无不佩服陈忠和教练的坚韧和勇气。

  D.他三天两头到厂长办公室磨洋工,希望厂里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

  6.A(B项“慷慨解囊”一般指豪爽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人,不是自己大把掏钱购物,不能望文生义。C项“弹冠相庆”来源于《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本意指王吉、贡禹友善,王吉做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弹冠”指掸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后以“弹冠相庆”指一人做了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多用作贬义。宋苏洵《管仲论》:“一日无仲,则三子者可以弹冠相庆矣。”感情色彩就不适合C项。D项“磨洋工”的意思为工作时拖延时间,也泛指工作懒散拖沓。三天两头到办公室缠着厂长希望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显然不能用“磨洋工”。)

  7.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离投票的日子越来越近了,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凡是有损施瓦辛格形象的陈芝麻烂谷子都被翻出来了。

  B.还想让你老爸保你过关吗?老实告诉你吧,你已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谁也救不了你!

  C.不久前,王刚又杀回马枪,再返中央电视台主持节目,舍“动物”而去找“朋友”,又迅速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眼球。

  D.就你摊的那些活儿,我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把它弄清爽!谁像你,几天也拿不下来。

  7.C(A项中“陈芝麻烂谷子”是指陈年旧事,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项“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意思很明确,使用正确。C项“杀回马枪”是指回过头来,给敌人以突然袭击,明显不符句意。D项中“三下五除二”是说做事又快又好,符合语境。)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17年卧薪尝胆,2003年中国女排终以11战全胜的成绩夺回世界杯赛冠军的称号。

  B.也许是大家都知道巴金老人对玫瑰情有独钟,一束束象征热情与朝气的红玫瑰将冬日里巴老的病房装点得春意盎然。

  C.1998年初,国际足联秘书长布拉特宣布参加国际足联主席的竞选,欧洲足联主席约翰松也积极参与竞选,一时间国际足联主席一职炙手可热。

  D.他多次在千钧一发之际逃过仇敌追杀,但百密一疏,一年前不慎泄露行踪,最终未能幸免于难。

  8.C(C项中“炙手可热”的意思是“手一接近便感到热,用来比喻权势气焰之盛”,而现在C项中却将这一成语理解为热门,这就不恰当了。A项“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为国家报仇雪耻,用来指女排的夺冠历程是正确的。B项“情有独钟”是指只钟情于某个事物或人,符合语境。D项中“幸免遇难”是指侥幸地避免了灾难,与句意相符。)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滥挖天山雪莲现象日益猖獗的原因之一是,违法者众多且分布广泛,而管理部门人手不足,因此执法时往往捉襟见肘。

  B.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

  C.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D.老王家的橱柜里摆满了他多年收藏的各种老旧钟表,每当他向慕名来访的参观者介绍这些宝贝时,总是如数家珍。

  9.D(“如数家珍”的释义为“好象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比喻对所讲的事情十分熟悉。”,本句中各种老式钟表本身就是老王的“家珍”,谈不上“如”,因此是错误的。A“捉襟见肘”的意思为“拉一拉衣襟,就露出臂肘。形容衣服破烂。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B“未雨绸缪”中“绸缪”意为“紧密缠缚”。全词是“天还没有下雨,先把门窗绑牢。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C“自惭形秽”得意思为“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渐愧。”据释义可知前三项为正确的。)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天赋发展到七十分的,从古以来少有,发展到一百分的恐怕更是千载难逢。

  B.如果悬壶济世的医家想寻一位“健康大使”,我想弱不禁风的林妹妹是绝对无资格担当此重任的。C.看双方的神态,全然没有剑拔弩张、严阵以待的气势,倒有几分闲庭信步、瓜田李下话桑麻的味道。

  D.乌克兰大选发生危机,反对派领袖尤先科的支持者与另一位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理亚努科维奇的支持者不可开交地互相抨击,“尤派”阵营举行大规模示威活动,政局动荡不安,国家面临内战危险。

  10.B【A.“千载难逢”形容机会难得,不能指人;C.“瓜田李下”常用来告诫人们要避免嫌疑;D.纠缠在一起,无法解开,形容无法摆脱或了结。通常在结构助词“得”之后作补语。如:忙得~,打得~】

  (五)课后训练题及详解

  1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今天消息,上海对“美眉”、“恐龙”、“PK”、“粉丝”等日渐泛滥的网络语言将发出“封杀令”。此举一出,石破天惊,即刻引起各方的广泛关注,舆论评价更是众说纷纭。

  B.刚刚过去的2006年,除四川发生伏旱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风调雨顺,冬温夏清,较之往年是难得的好年景。

  C.2007年“嫦娥奔月”,2008年“神七”升空,2009年中俄开展火星联合探测,2012年“夸父计划”……中国太空探测计划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往前推进,真是大快人心。

  D.从李登辉到陈水扁,台湾当局变本加厉地推行“台独”路线,一心想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政府和全国军民决不会听任“台独”势力为所欲为。

  11.D(B“冬温夏清”意为儿女侍奉父母无微不至。C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A项中“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十多年来,人们摸着石头过河,如今,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已经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我国资本市场终于有了一个明确的发展方向。

  B.只有加强思想教育和人格品质的培养,改革课程设置,倡导科学的教学与考试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学以致用的问题,才能对现有的舞弊现象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C.河西的房价已经普遍逼近每平方米5000元,不少二期工程比一年之前足足涨了每平方米1000元,南京楼市的这种涨幅甚至让京沪粤等地的市民都叹为观止。

  D.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12.C(“叹为观止”是赞叹所见实物好到极点,不符合句意,可改用“望洋兴叹”。)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这场来势凶猛的“技术革命运动”,自80年代中期开始,年年方兴未艾,直到九三年后才式微渐止。

  B.我有一个梦想,在州长仍就仲裁及拒绝执行联邦政府法令大放厥词的阿拉巴马,有一天,黑人男孩女孩,和白人男孩女孩,可以无拘无束地手牵着手,情同手足。

  C.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平故居”于“十·一”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

  D.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

  13.B(A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尚未达到止境。意思用对了,但只能指说话时的状态,与“年年”有矛盾。成语出自《乡土情结》;B大放厥词:厥,其,代词,他的。指大发议论,多是贬义。成语出自《我有一个梦想》;C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成语出自《赤壁赋》;D见微知著:指见到一点苗头就能知道将来的发展或问题的实质。)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全都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马季的突然辞世,是相声界无法弥补的损失,相声的大旗谁来扛?姜昆已倍感肩上的重量:“我相信自己能继续攀爬相声的象牙之塔,一定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往上走一步。”

  B.近年来中国GDP增长的相当大的部分来自于外国资本的投资和外贸出口,这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外国资本的依赖程度正日渐加深,可见人们担心外国资本控制中国经济的顾虑也并非杞人忧天。

  C.面对即将喷薄而出的中国3G市场,各通信设备厂商更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出令人眼花缭乱的招数,期待在未来中国3G设备市场取得一席之地和更大的市场份额。

  D.随着交易会临近,将有大量外地客商来到广东,一些打着“深珠游”旗号诈骗外地游客的团伙又跃跃欲试,这着实让人担心。

  14.B(A“象牙之塔”,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贬义不当;C“喷薄而出”,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与语境不符;D“跃跃欲试”形容心里急切地想试试,多用于工作、学习等,不符合句子中诈骗团伙蠢蠢欲动的语境。)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南京的首场古董挂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明华收藏的23款古董挂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华生1906年产的银壳钻挂表以底价1300元拍出。

  B.姚明本赛季不仅能内线强打得分,而且也能外线投篮命中,表现近乎完美。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与他过去几个赛季的努力分不开的。

  C.为提高公路建设质量,省交通厅去年11月专门出台《河南省公路建设从业单位业绩信誉动态管理暂行办法》,旨在用“阳光作业”遏制“暗箱操作”。

  D.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表里山河’,藏在水下的更多。”

  15.C(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词语特别是成语的能力。“暗箱操作”指利用职权暗地里办事,多指不公正、不合法的。A“差强人意”指大体上使人满意,与句意不符。B“一挥而就”多形容文思敏捷,笔法娴熟。此处应为“一蹴而就”。D“表里山河”形容进可攻,退可守的险要地势。此处应为“冰山一角”,即指事物暴露出来的部分。)

  16.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首诗作打破常规,独出心裁,用奇特的想象写出这看似无理的痴语,而这出人意表的言语,却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B.大家都很喜欢和老周交往,因为这人人品甚高,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

  C.这所大学的活动室里,各种器材应该尽有,真是汗牛充栋。

  D.易中天飞扬的神采,得益于什么呢?得益于他的“狡猾”,得益于他的妙语连珠。

  16.C(独出心裁:原指诗文的构思、安排等有独到的地方。也指独自想出一套办法来。形容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风光霁月:雨过天晴时明净的景象。比喻人品高尚,胸怀开阔。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很多。妙语连珠: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我们当面鼓对面锣,不拐弯抹角,不绕圈子,敢讲问题,触及灵魂,有效地保证了党组织的纯洁性。

  B.学生答诗歌鉴赏题时,由于表达能力不强,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所以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还要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C.经济适用房凭借政策优势获得了“独一无二”的价格竞争力,而资源稀缺的特殊性也使经济适用房的销售一直是“皇帝女儿不愁嫁”。

  D.陈水扁当局在高中历史课程纲要中,将“台湾史”从“中国史”中独立出来,是想用意识形态取代历史,是数典忘祖。

  17.B(言不由衷:说的不是真心话。A.当面鼓对面锣: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C.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指自恃某一外部条件优越而不思主观努力,用以批评因循守旧、自负的思想。D.数典忘祖:谈论祖上的典章制度或经历时,却忘掉了祖先的职守。现多比喻忘记自己本来的情况或事物的本源。)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不太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获取知识,其实不必太过量力而行,而是要提倡贪多务得。

  B.在那个时候,陈善就能提出“读书须知出知入”这样鲜明的主张,也算是独具只眼了。

  C.得知了徐悲鸿去世的消息,她打开身边珍藏着的悲鸿早年的妙手丹青,不由得泪下如珠。

  D.他生活经验丰富,无论多棘手的事儿,都能左右逢源,处理得人人满意。

  18.C(A贪多务得:原指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顽强的学习精神,后也泛指一味贪求,含贬义,本例用原意,恰当。B.独具只眼:指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形容眼光敏锐,有独特的见解,用在句中恰当。C.妙后丹青:指技艺高超的画师。丹青,绘画的颜料。本句误用为画作。D.“左右逢源”可泛指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用在句中恰当。此成语今又常用作贬义,比喻人处世圆滑,须注意其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感情色彩。)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汽车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必须要讲诚信。国内一些汽车石商欺瞒消费者,冷面售后,只能是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B.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爱憎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

  C.他不习惯跟人在这类问题上争论,况且这些意思并不是他独创的见解,教别人听了会嘲讽——哼,只会拾人牙慧!

  D.目前,一些人借助各种有损社会与他人利益的方法来增加个人财富,这种为富不仁的行为正在将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向歧路。

  19.B(A【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水獭想捉鱼吃,却把鱼赶到深渊去了;鹞鹰想捉麻雀吃,却把麻雀赶到丛林中去了。后来比喻不善于团结人,可把以依靠的力量推向对立面。B【楚楚动人】楚楚:(姿态)娇柔;纤弱;秀美。动:打动;吸引。形容青年女子美丽可爱。很明显,用“楚楚动人”去陈述“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的感人效果是不够恰当的,可换成“亲切感人”。C【拾人牙慧】拾取人家的只言片语当做自己的话。C【为富不仁】谋求富贵,不讲仁爱。)

  2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极不负责的行为。

  B.她时,总会把脸转向他。她的问题不难,又同时加了许多暗示,答案几乎是呼之欲出。

  C.荒诞戏剧没有戏剧冲突,故事情节支离破碎,人物语言也颠三倒四,却更真实地反映现实的某些状况。

  D.经过艰苦努力,他果然不负众望,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得市“劳动模范”奖章。

  20.B【“呼之欲出”的对象是指“画像’’或“作品中人物描写”】

  五、辨别并修改病句

  1、把词语组织成句子,要注意词语的意义、词语与词语的搭配、词语之间的顺序、句式的使用等。

  2、常见语病有:

  A、用词不当。同义词辨析不清;词义的大小、轻重、褒贬把握不准造成用词不当。

  B、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就是缺少必要的成分。常见的是主语和宾语残缺,谓语残缺也偶有所见。例如:

  ①对于中学生参加歌厅、舞厅的夜生活问题,受到了学校和家长们的关注。

  ②在自然保护区的密林深处,处处见飞瀑,有“瀑布之乡”的称号。

  ③一些外宾提出了中国人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应该在文化教育上多花一些钱。

  ④我们一定要培养顽强克服困难。

  ⑤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C、搭配不当。实际的语高运用中,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常常出现搭配不当的情况。例如:

  ①我的身体、业务水平和思想水平比一年前提高了许多。

  ②《青春之歌》这部小说出色地型造了共产党员卢嘉川、江华、林红等人的英雄事迹。

  D、语序不当。句子里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就应当有顺序,哪个先说.哪个后说,都自一定之规。违反了这个一定之规,就会造成语序排列不当。语序不当主要发生在多项定语或多项状语内部。例如:

  ①屋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鲁迅过去所使用的东西和书籍。

  ②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对四化建设有贡献的人。

  E、结构混乱。结构混乱主要是不同的句式杂糅在一起造成的。结构混乱影响意思的准确表达。

  例如:

  鸟类的迁徙,往往受到外界各种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

  ②21世纪需要我们具备全面的素质才能适应未来的工作。

  F、表意不明。表意不明多半是话语存在歧义造成的。也就是说,同样一句话,既可以这样理解,又可以那样理解。

  G、不合逻辑。有的句子从浯法结构上看没有什么问题,但在表达上不合事理.前后矛盾,或前后不一致,这样的句子也是病句。

  例如:

  ①过了一会,汽车突然渐渐放慢了速度。

  ②这篇发言稿我完全同意,但是有的地方还需要修改一下。

  (一)、细说病句的几种常见类型

  1、用词不当。同义词辨析不清;词义的大小、轻重、褒贬把握不准造成用词不当。

  2、语序不当

  我国棉花的生产,现在已经自给有余。(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应改为“生产的棉花”)

  广大青年表现出无比的进行改革的热情。(宾语与状语的位置颠倒,将"无比的"调至"热情"前)

  应该发挥广大青年的充分的作用。(把状语放在定语的位置上:将"充分"调至"发挥"前,并删掉一个"的")。

  在休息室里许多老师昨天都同他热情地交谈。(多层状语语序不当,表对象的介宾短语一般紧挨中心语,应改为“热情地同他交谈”)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了。(多层状语语序不当。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

  多项状语次序不当

  多项状语的一般次序:

  1.表目的或原因的介宾短语

  2.表时间或处所的、

  3.表范围的

  4.表情态或程度的

  5.表对象的介宾短语

  ☆许多老师//昨天在休息室里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时间处所范围情态对象

  ☆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

  •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世界各大报纸都作了详细报道。

  展出几千年前刚出土的文物。(多层定语语序不当,应将"几千年前"调至"文物"前后的"的")

  多项定语次序不当范围+数量+动性+形性+名性+中心词

  多项定语的一般顺序:

  1.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

  2.指称或数量的短语

  3.动词或动词性短语

  4.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

  5.名词或名词短语

  6.带“的”的短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面

  ☆国家队的一位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的篮球女教练

  •领属性数量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名词

  文件对经济领域中的一些问题,从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详细的规定和深刻的说明。(词语的前后顺序排列不当,“深刻说明”应照应“理论”,“详细的规定”应照应“政策”。)

  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他"应移到"如果"的后面)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对于中国青年是不陌生的。(应改为:中国青年对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分句位置不当:应改为: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思考着,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探索着,他们在寻找着。)

  3、搭配不当

  春风一阵阵吹来,树枝摇曳着,月光、树影一起晃动起来,发出沙沙的声响。(主谓搭配不当,“月光”不会发出声响。)

  他的革命精神时刻浮现在我眼前。(主谓搭配不当:"精神"与"浮现"不能构成主谓关系,可将"精神"改为"形象")

  她拍摄完这部影片,就宣布正式退出演员生涯。(动宾搭配不当,“生涯”不能“退出”)

  纪念三八节的到来。(动宾搭配不当:"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不能是"到来")

  我们严肃地研究了职工们的建议,又虚心地征求了专家们的意见。(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严肃"不能修饰"研究",可以改为"认真"、"慎重"等)

  这是一次竞争激烈的考试,非用十分的努力才能战胜其他竞争者。(关联词搭配不当,“非”与“才能”不能配合使用。)

  既然你来了,我也该走了。(关联词语搭配不当:"既然"和"也"不能搭配使用,应将"也"改为"就")

  4、成分残缺或赘余

  残缺:

  鲁迅先生在斗争中创造了杂文,成了文学艺术中的奇葩。(缺主语,将“创造了”改为“创造的”)

  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缺主语:应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她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他主动参与社会灾害性事故处理,化解风险,安定社会生活的责任。(缺谓语,在“参与”前加上“承担”)

  旧社会,劳动人民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缺谓语。或去掉"的生活",或在"吃"前加"过着)

  只要有勤奋、肯吃苦,什么样的难题都难不倒你。(缺宾语,在“肯吃苦”后加上“的决心”)

  他们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大力发扬了敢拼敢搏,终于夺得了冠军。(缺宾语:应在"敢搏"后加"精神")

  一开春,小麦就长得很好,获得了可喜的收获。(缺少必要的附加成分:应在"获得"前加"夏季"以限制时间)

  这次学术会,收获很大,时间并不长。(关联词语残缺:应在"时间"前加"尽管"一词)

  赘余:

  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主语多余: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他们"不必要有。)

  同学们正在努力复习,迎接高考到来。(谓语多余:"迎接"的是"高考",而不是"到来",故应删去。)

  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宾语多余:"的地方"多余,应去掉)

  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宾语多余:“虑”就是想,可删去“的想法”)

  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附加成份多余:"一些"与前"略加"重复,可以删掉一个)

  5、结构混乱

  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可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句式杂糅:把反问句和判断句式糅在一起,破坏了句子结构和语气的完整。如果用反问句,应是"那怎么会有好的成绩呢?"如果用判断句,应是"成绩不好是可想而知的"。)

  上海文艺出版社会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蜇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语句杂糅,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要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

  止咳祛痰片,它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远志、桔梗、贝母、氯化铵等配制而成的。(应该是“主要成分是……”或“是由……配制而成”,两种格式选用一个)

  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两句话揉在一块儿说了,只能选一句说)

  6、表意不明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指代不明:"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交代不清。)

  局长、副局长和其他局领导出席了这次表彰会。(其他局领导是本局领导还是别局的领导,不明确)

  巴勒斯坦游击队对以色列的进攻是早有准备的。(是“巴勒斯坦游击队进攻以色列”,还是“以色列进攻巴勒斯坦游击队”,不清楚)

  妹妹找不到爸爸妈妈心里很着急。(句子歧义:究竟是"妹妹"心里着急呢?还是"爸爸""妈妈"心里着急呢。还是"妈妈"心里着急呢?可在"爸爸"和"妈妈"中间加逗号,也可在"爸爸"前加逗号)

  7、不合逻辑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自相矛盾: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和各项人才。(范围不清: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应说"各学科的专家和其他人才")

  我两次看见他从这个工厂走出来,我才知道这个热心帮助病人的老人原来是个工人。(强加因果:凭两次看见老人从工厂里走出来就断定他是工人,理由不充分。)

  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忘搜集、整理民歌,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否定失当:"无时无刻不"即"任何时候都",句子表述刚好相反,可将"忘"改为"在")

  (二)快速诊断病句四法

  第一、压缩法

  一些结构复杂的长句,采用压缩法,删去枝节,留下主干,就会很快发现其中的问题。例如: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挚,在生活和工作中,确实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这个句子“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中“塑造人格力量”动宾搭配不当,应作修改。

  第二、化解法

  对一些语句内在关系复杂的句子,可采用分解成小步聚的形式加以化解。例如: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外投资外,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节约用水,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子。这个句子,我们可把“高新科技产业、节约用水”拆开来,再分别搭配,即为“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努力发展节约用水”,就比较容易看出后半句的搭配问题。

  第三、替换法

  对于一些吃不准的结构或句子,我们可根据其结构,用自己熟悉的语词替换陌生的语词,从而很快作出判断。例如:教育部实施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即将推行,这将会给假文凭制造者以致命的一击。如果对句中“电子注册即将推行”的是否搭配吃不准,可以仿造一些句子,如,“课间做操即将推行”,“午间自修即将推行”,等等,这样一对比,我们马上会得出正确的结论。

  第四、反射法

  在平时做题的时候,根据语病题中常出现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现象,建立起类似于生物学中“条件反射”般的反应。主要有如下几类:

  1、现象之一:顿号或并列词句

  反射之一:并列不当,指的是有从属、交叉关系的概念不能并列。

  例: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分析:“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不能并列在一起,因为“一切出版物”显然包括了“报刊、杂志”,可将“一切出版物”改为“一切新闻机构”。

  反射之二:照应不当。

  例: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井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分析:句中的“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是“电子工业能迅速发展”的“关键”,如果“不迅速发展”,也就无所谓这个“关键”了。这犯了“两面对一面”的错误,前后缺少照应。

  反射之三:搭配不当。

  例:近年来,我国加快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高校将进一步扩大招生,并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大学和学科。

  分析:说“加快速度”可以,但不能说“加快规模”,可说“扩大规模”。

  反射之四:逻辑不当。

  例:许多海洋生物的药用价值正在被推广和发现,前途不可估量。

  分析:“发现和推广”的关系就是先发现,后推广,这里前后应互换。

  反射之五:有歧义。

  例:近日新区法院审结了这起案件,违约经营的小张被判令赔偿原告好路缘商贸公司经济损失和诉讼费三千多余元。

  分析:这里是诉讼费三千余元,还是经济损失和诉讼费总共三千余元,表达不清。

  2、现象之二:否定词或反问句

  反射之一:多重否定不当。

  例:雷锋精神当然要赋予它新的内涵,但谁又能否认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呢?

  分析:这里有双重否定,还有反问句式,表达的意思是“每个人都认为现在就不需要学习雷锋了”,这就犯了否定不当的毛病。

  反射之二:有歧义。

  例:这一桩发生在普通家庭中的杀人悲剧在亲戚当中也有着不解和议论,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分析:句子停顿不同,可产生两种理解:一是“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二是“要说小莉的妈妈不爱她家里人,谁也不相信”。

  3、现象之三:数量词

  反射之一:有歧义。

  例: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分析:这里有两种理解,一是“15日”去汇报,二是“15日以前”去汇报。

  反射之二:数字用法有错。

  例:小明的年龄刚好比他的哥哥小一倍。

  分析:使用数字作倍数时,只能说张三比李四大几倍,而不能说张三比李四小几倍,故本句应改为“小明的年龄刚好是他哥哥的一半”。

  4、现象之四:“的”字句

  反射:有歧义。

  例:数百位死难者的亲属出席了隆重的葬礼。

  分析:“数百位”是修饰“死难者”还是“亲属”,不明确。

  5、现象之五:判断句

  反射: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青年学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必须对他们全面关心和严格要求。

  分析:这句话的前半部分压缩后就是“青年学生是时期”,主语和宾语不搭配,应改为“学生的青年时期是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

  6、现象之六:介词

  反射之一:介词搭配不当。

  例:随着通讯日渐发达,手机几乎成为大家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但使用量增加之后,关于手机质量的投诉也越来越多。

  分析:这一句的后半句“关于”用得不当,可改为“对于手机质量的投诉……”或“手机质量方面的投诉……”。

  反射之二:缺少主语。

  例: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分析:虚词“对”的误用,淹没了主语,应去掉。

  7、现象之七:关联词

  反射:关联词误用。

  例: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分析:句中前句主语是“我”,后句主语是“反对过他的人”,主语不一致,因此,关联词“不但”应放在“我”之前。

  8、现象之八:谦敬词

  反射:主客不当。

  例:校长抛砖引玉的演讲,博得了全场的热烈掌声。

  分析:“抛砖引玉”一词是谦词,比喻用自己粗浅的见解引出别人的高见。此词只能用于自己,不能用于他人。

  9、现象之十:两面词

  反射:前后照应不当。

  例: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

  分析:“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有两面,“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等只涉及一面,可在“不在于它”与“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后面分别加上“是否”与“是不是”。


免费领取成人高考复习通关资料包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jtgov.cn/sdcrgkfxzlgqdyw/3251.html

江苏成考交流群

江苏成考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成考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