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用法-2019年高起点语文-江苏函授
标点符号的用法-2019年高起点语文-江苏函授
一、点号
1.句号
1)句中成分之间不可以使用句号
例: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提高了动手能力。
改为:通过这次实习,我们提高了动手能力。
2)变式句的成分之间,不可以使用句号
例:池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改为:池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3)总分句之间不可以使用句号
例:学外语听说最重要,听不好不行,说不好也不行。
2.问号
1)不是问句不用
例:她姓什么?
我不知道她姓什么。
2)选择疑问复句中间不用
例:你是去上海,还是去广州?
3)问号在使用的时候,在反问句中可以用
反问句:一般反问句用问号;强烈反问句用感叹号。
3.感叹号
1)没有感叹语气不用
2)不要多个感叹号连用,例"!!"
4.分号
分句子
例:想要靠做来证明,做要靠想来指导。
想,要靠做来证明;做,要靠想来指导。
在并列复句中如果分句上出现了逗号,那么它的并列点必须使用分号。
5.逗号
句尾不要用逗号
6.顿号
顿号是要分词的
1)分句的时候不用
2)约数之间不用
例:我们班来了七、八个新同学。(错误)
例:还有三、四个小时天就亮了。(错误)
7.冒号
1)"说"在前边的时候我们一般要用冒号;"说"在中间的时候不再用冒号,用逗号;"说"在最后的时候用句号。
例:我说:"等一下,我马上来。"
例:"等一下"我说,"我马上来。"
例:"等一下,我马上来"。我说。
2)提示下文的时候
3)总括上文的时候
例:爸爸在钢铁厂,妈妈在棉纺厂,大儿子是先进生产者,二儿子是三好学生:全家四口,谁也不甘落后。
二、标号
8.引号
1)增删,即双引号中使用引号时要用单引号,单引号中再使用引号时要用双引号。
2)一句话说完后,句号是使用在引号里面还是引号外面,要看引号的内容是否能单独做宾语,如果可以,则末尾句号放在引号里面;否则,末尾句号放在引号外面。
例:老师说:"你一定能成功。"
例:在最困难的时候,我想起了老师的话"你一定能成功"。
3)强调、反语、特指的作用
例:三个代表来了。
例:我们学习"三个代表"。
我们正在学习"三个代表"的理论。
9.括号
1)句中括号靠近被注释的内容
2)句末括号在点号外
例: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10.破折号,表示解释或延长声音。
11.省略号,省略号后不能出现点号,但可以出现标号。
例: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大丽、梅花、菊花……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注意在表示声音时,破折号表示声音较长、较洪亮,省略号表示声音较弱、时断时续。
12.着重号:强调或突出的时候可用
13.连接号:表示前后词语意义密切相关,它的作用在于把前后相关词语连成一个整体。
14.间隔号
15.书名号: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书名号的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边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
16.专名号:表示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
每种标点符号都有它的位置,扼要说明如下:
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不能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占一个字的位置。书写时,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着重号、专名号标在字的下边。
三、练习讲解
1.选题的难易要适中。既不可过难。又不可过易。
改为:选题的难易要适中,既不可过难,又不可过易。
2."前面骑自行车的女同志停停",小罗快步追上去说?quot;这个手提包是您的车上丢下来的,还给您。"
改为:"前面骑自行车的女同志停停!"小罗快步追上去说,"这个手提包是您的车上丢下来的,还给您。"
3.经过了半年实习。同学们在树立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方面、在掌握教学规律方面、在了解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改为:经过了半年实习,同学们在树立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思想方面,在掌握教学规律方面,在了解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
4.明伟明年毕业了,让他升高中?还是考中专?他父亲问我。
改为:"明伟明年毕业了,让他升高中,还是考中专?"他父亲问我。
5.祖国啊!!母亲!
改为:祖国啊!母亲!
6.这里的时间是怎样计算的?这里的效率用什么来衡量?特区的朋友!你能不能告诉我?!
改为:这里的时间是怎样计算的?这里的效率用什么来衡量?特区的朋友,你能不能告诉我?
7.《"红楼梦"的诗词不乏上乘之作》很值得一读。
改为:《<红楼梦>的诗词不乏上乘之作》很值得一读。
8."你呀,什么时候了?还不赶快上学?要迟到的"。母亲催促儿子说:
改为:"你呀,什么时候了,还不赶快上学?要迟到的。"母亲催促儿子说。
9.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了:"当代青年人的理想是什么?"这个问题。
改为:文章一开头就提出了"当代青年人的理想是什么"这个问题。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jtgov.cn/sdcrgkfxzlgqdyw/47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