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2019年生态学基础复习重点-江苏成教
第五章:种群及其基本特征-2019年生态学基础复习重点-江苏成教
本章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种群内分布型年龄结构年龄金字塔K因子分析内禀增长率环境容纳量阿利(氏)规律集合种群
2、静态生命表:根据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作一个年龄结构调查,并根据结果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特定时间生命表。
3、动态生命表:根据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察的资料而编制的生命表,又称同生群生命表、特定年龄生命表。
4、建筑学结构:植物重复出现的构件的空间排列,称为建筑学结构。
5、生态入侵由于人类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其栖息和繁衍的地区,该生物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逐步稳定地扩展,这种过程称为生态入侵。
二、问答题
1、简述种群分布类型及其检验方法。
2、如何用标志重捕法测定种群密度?
3、种群粗密度和生态密度有何不同?
4、种群的年龄金字塔有哪几种基本类型?各个类型的特点如何?
答:Ⅰ增长型种群: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形,基部宽、顶部狭,表示种群中有大量幼体,而老年个体较小。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是迅速增长的种群。例:孟加拉国、非洲等。
Ⅱ稳定型种群:年龄锥体形状和老、中、幼比例介于1、3两类之间。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平衡,种群稳定。例:西班牙等。钟型。Ⅲ下降型种群:锥体基部比较狭、而顶部比较宽。种群中幼体比例减少而老体比例增大,种群的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例:俄罗斯
5、试论Logistic(逻辑斯谛)种群增长模型中各参数的生物学意义及五个时期增长点。
6、影响种群密度的基本参数有哪些?
7、逻辑斯谛方程的五个时期?
8、年龄锥体的基本类型及各自的特征。
9、自然种群的三个基本特性是什么?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同生群分析种群平衡种群调节
2、生理出生率与生态出生率
二、问答题
1、用方差 平均数比率检测生物分布型时,以下比值为均匀分布的是(A)。
A.s2 m=0
B.s2 m=1
C.s2 rn显著大于1
D.s2 m显著小于1
2、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种群的实际出生率称为(D)。
A.绝对出生率
B.专有出生率
C.最大出生率
D.生态出生率
3、下列各项中,属于种群的是(B)。
A.黄山和峨眉山的全部啄木鸟
B.一株马尾松上的全部七星瓢虫
C.一块麦田里的全部昆虫
D.大兴安岭的全部松树
4、种群是指 ( A)
A一定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B不同空间内同种个体的集合
C一定空间内所有种的集会
D不同空间内所有种的集合
5、不属于单体生物的是(D)。
A.一群羊
B.一窝小鸟
C.一只鸡
D.一棵松
6、为了估计池塘中某种鱼的数量,先从池塘中捞起50条鱼,挂上标志后放回池塘,数天后,再从塘中捕到这种鱼100条,其中有标志的有10条,在理想状态下,根据标志重捕法推测该池塘中共有这种鱼有多少条(D)。
A.1000
B.5000
C.100
D.500
7、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C)。
A.一亩地有20棵杨树
B.10只 hm2黄鼠
C.100个 hm2鼠洞
D.50ml中有100个草履虫
8、先锋植物在裸地上出现时,其空间格局常是(B)。
A均匀型
B随机型
C聚集型
D分散型
9、一群老鼠占据了一个全新的栖息地,有关种群以后的发展,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A.种群增长率先升高,后降低。
B.种群增长率升高
C.种群数量先升高,后降低。
D.种群存活率稳定下降
10、蚂蚁在自然界的分布型为(B)。
A.均匀分布
B.成群分布
C.随机分布
D.带状分布
11、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每一年龄阶段个体数目的比率,通常用(B)。
A.年龄结构图
B.年龄金字塔图
C.年龄分布图
D.年龄组成图
12、下列属于构件生物的是(B)
A.牛
B.珊瑚虫
C.蛔虫
D.青蛙
13、判断:每个种群都有固定的边界。(×)
14、判断:种群的生态密度明显比粗密度要大。(√)
15、判断:出生率和死亡率大体相等的种群一般属于增长型种群。(×)
16、判断:种群是由生物个体随机组成的。(×)
17、判断:中国人口居世界第一,说明中国人口的生理出生率高。(×)
18、出生率可分为(生理出生率)和(生态出生率)两种类型。
19、(集群分布)分布是最常见的种群空间分布结构。
20、通常种群的分布状态及形式有三种类型,分别为(随机分布)、(集群分布)和(均匀分布)。
21、存活曲线的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22、自然种群的数量变动有哪些方面?
23、种群指数增长模型的应用。
24、简述种群调节理论有哪些(至少三种)?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jtgov.cn/zsbstxjc/4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