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科目备考重点8:虚词“而”和“于(於)”
2022年江苏成人高考考试时间定于2022年11月5日和6日,准备报考专升本层次的考生,需参加政治、外语及专业基础课三门必考科目的考试,成考帮考前辅导平台提醒各位考生提前进行复习,科学备考。此外,成考帮考前辅导平台为帮助各位考生更有效的复习,将逐步对各层次、各科目的复习重点进行整理发布,以供考生参考。本次更新内容为《2022年江苏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科目备考重点8:虚词“而”和“于(於)”》,请考生注意。
【“而”】
《大学语文》大纲在“汉语基本知识”中提出的第二项要求为:“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此项要求侧重于对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虚词意义或用法的掌握,下面分别作些介绍。
“而”
(一)连词
作为连词,“而”通常不连接名词或名词性结构,而是连结形容词、动词、形容词或动词性结构、主谓结构、句子等,表示多种逻辑关系。主要有:
1、表示顺承接续关系:
有时是表示两种行为或性质的联系,可译为“就”、“来”等,也可不译。例如:
(1)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庄子。秋水》)
(2)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答司马谏议书》)
(3)飘飘乎如遗世而独立,羽化而登仙。(《前赤壁赋》)
(4)坐客乃西顾而叹。(《马伶传》)
有时用在偏正结构里,连结状语和中心语,可酌情译为“来”、“……着”等,也可不译。例如:
(1)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庄子。秋水》)
(2)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冯谖客孟尝君》)
(3)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冯谖客孟尝君》)
(4)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前赤壁赋》)
有时表示时间上的承续性,可译为“以后”、“然后”。例如:
(1)公入而赋……姜出而赋……(《郑伯克段于鄢》
(2)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达也。(《论毅力》)
(3)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李将军列传》)
有时还可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例如:
羌尝反,吾诱而降,降者八百余人,吾诈而同日杀之。(《李将军列传》)
2、表示逆向转折关系,可译为“却”、“但是”、“然而”、“反而”、“反倒”等:
(1)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季氏将伐颛臾》)
(2)吾恐季氏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季氏将伐颛臾》)
(3)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庄子。秋水》)
(4)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论毅力》)
(5)呜呼!而谓远之贤而为这耶?(《张中丞传后叙》)
(6)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种树郭橐驼传》)
(7)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
(8)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前赤壁赋》)
(9)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
(二)代词
指代第二人称,用作主语或定语,译为“你”或“你们”。例如:
(1)夫差!而忘越王之杀而父乎!(《左传。定公十年》)
(2)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
【“于(於)”】
《大学语文》大纲在“汉语基本知识”中提出的第二项要求为:“掌握常用文言虚词之、其、者、所、诸、焉、则、而、于、以、且、乃等的用法,识别同一个文言虚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含义。”此项要求侧重于对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虚词意义或用法的掌握,下面分别作些介绍。
介词
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1、介绍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事物、内容等,可译为“对”、“向”、“到”等,有时也可不译。例如:
(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伐颛臾》)
(2)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答李翊书》)
(3)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郑伯克段于鄢》)
(4)文倦于是,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冯谖客孟尝君》)
2、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地点、时间等。可译为“在”、“从”、“至”、“到”等。例如:
(1)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2)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寡人之於国也》)――于:可译为“到”、“至”。
(3)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谏逐客书》)
(4)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五代史伶官传序》)
(5)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郑伯克段于鄢》)
(6)谁习会计,能为文收责于薛乎?(《冯谖客孟尝君》)
(7)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前赤壁赋》)
(8)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马伶传》)
(9)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前赤壁赋》)
3、置于形容词或某一结构之后,引出对比的对象,表示二者间的比较,可译为“比……”、“与……比起来”等。例如:
(1)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寡人之於国也》
(2)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於国也》)
(3)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4)(许远)与(张)巡同年生,月日后于巡,呼巡为兄。(《张中丞传后叙》)
(5)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胜于人:超过他人。
(6)祸莫大于杀已降,此乃将军所以不得侯者也。(《李将军列传》)
4、用于被动句中的动词或结构之后,引入动作行为的主动者,表示被动意义。例如:
(1)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2)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前赤壁赋》)
(4)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取于人矣。(《答李翊书》)――取于人:被他人学习效仿。
温馨提示:专升本《大学语文》科目的考试时间是上午9时至11时3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150分。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jtgov.cn/zsbyw/11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