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传爱成考】旗下网站,主要提供免费成人高考政策与资讯,信息仅供学习交流,非官方网站,具体信息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 为准。

2025年江苏成考考前辅导报名入口

【江苏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精讲班-短 歌 行

江苏成考帮 发布时间:2018-04-05 08:04:12


短 歌 行

 

第三十一篇  短 歌 行

             曹 操

一、曹操简介

     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在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和平定董卓之乱中,不断壮大队伍。战胜袁绍之后,实际统治了北部中国。他采取抑制豪强和实行屯田等政策,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他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广揽人才。位至大将军、丞相,封魏王。死后曹丕称帝,追尊为魏武帝。

    曹操诗歌今存22首,全部是乐府歌辞。大多反映东汉末年社会动乱、百姓流离的现实生活,抒发了统一国家的豪情壮志以及理想难以实现的苦闷,格调苍劲悲壮。《诗品》: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曹操的诗刚劲激越,苍凉雄浑,典型地体现了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建安风骨。

二、《短歌行》简介

《短歌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平调曲》。行:古代歌曲的一种体裁。乐府又有《长歌行》、《短歌行》,长歌、短歌的区别在于曲调的长短。曹丕《燕歌行》有短歌微吟不能长之句。清·朱嘉徵《乐府广序》云:短歌行,歌对酒,燕雅也。即认为是用于宴会的歌辞。曹操的《短歌行》共两首,这里所选的是第一首。

 

三、作品串讲

短歌行[1]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2]?譬如朝露,去日苦多[3]

慨当以慷,幽思难忘[4]。何以解忧?唯有杜康[5]

 

[1]  本篇选自《曹操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本诗《乐府诗集》列入相和歌辞·平调曲,有同题二首,这是第一首。短歌,与长歌相对。一般认为长歌短歌是指歌声长短。

[2]  当:对,对着。当歌:面对歌舞。当:与对同义。几何:多少。这里指偏义复词,词义说的是多。

[3]  朝露:清晨的露水。去日:逝去的岁月。苦多:苦于太多。

[4]  慨当以慷:即慨而且慷,是慷慨的间隔用法。慷慨:形容歌声激昂不平。以:同。幽思:一作忧思,深深的忧虑。

[5]  杜康:相传为开始造酒的人,这里代指酒。

 

翻译:

面对酒宴歌舞,感叹人生短促。就象清晨的露水,逝去的岁月太多。慨叹不平静啊,深深的忧虑难以忘怀。用什么解除忧愁,只有杜康酒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6]。但为君故,沉吟至今[7]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8]

 

[6]  青青子衿二句:用《诗经·郑风·子衿》成句,表示对贤才的思慕。衿(jīn):同,衣领。悠悠:绵长。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7]  但:只。君:指思慕的贤才。沉吟:低声吟咏。

[8]  呦呦鹿鸣四句:用《诗经·小雅·鹿鸣》成句,表示自己渴望礼遇贤才。《鹿鸣》是宴请群臣宾客的诗。呦呦(yōu  yōu):鹿的叫声。野:原野。苹:艾蒿。鼓:弹奏。瑟:弦乐器。笙:管乐器。

 

翻译:

    文士贤才啊,我的思慕多么悠长深沉,只是因为贤才的缘故,心中一直沉思吟味。鹿见到艾蒿,相呼而食;而我有嘉宾,要设宴奏乐相待。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9]?忧从中来,不可断绝[10]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11]。契阔谈宴,心念旧恩[12]

 

[9]  明明如月:如满月般光辉赫赫的贤才。掇(duō):拾取,此作得到讲。一作chuò):停止。

[10]            中:内心。

[11] 陌阡:田间小路。东西方向为陌,南北方向为阡。枉:枉驾、屈就。用:以。存:问。

[12] 契阔谈宴:在一起谈心宴饮。契阔:聚散,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阔,有久别之意。旧恩:昔日友谊。

 

翻译:

贤如明月的人啊,何时才能得到?内心的忧虑啊,不能断绝。客人远道来访,屈驾你来问候。久别重逢,谈心宴饮,念念不忘昔日友谊。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13]。绕树三匝,何枝可依[14]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1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6]

 

[13] 乌鹊:指乌鸦喜鹊。

[14] 匝(zā):圈,周。

[15] 厌:满足。《管子·形势》: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16] 周公:姬旦,周武王之弟。吐哺:吐出口中咀嚼着的食物。据《史记·鲁世家》记载,周公因接纳贤才,不敢怠慢,曾一顿饭而三次吐哺。天下归心:天下人心悦诚服地归附。

 

翻译:

    月明星稀,乌鸦喜鹊向南飞。绕着树木飞三圈,哪个树枝可以依托?山不满足它的高,海不满足它的深。周公接纳贤才,曾一顿饭而三次吐哺,天下人心悦诚服地归附。

 

内容分析

 

四、内容分析

《短歌行》写作者感叹光阴易逝,功业难成,抒发了作者渴望招纳贤才共图大业的急切心情,表现出建功立业、平定天下的强烈愿望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全诗分为四部分。每八句为一部分。

第一部分:感叹人生短暂,抒发诗人得不到众多贤才合作,不能抓紧时间建功立业的忧思愁苦。

第二部分:引用《诗经》成句表达求贤若渴的思想。一是求之不得的沉吟忧思;二是求之既得的热情款待。

第三部分:进一步写殷切思慕贤才之情。前四句写未得贤才的愁苦,后四句设想贤才到来的热忱。

第四部分:启发贤才,要他们择善而栖。表白自己能容贤纳才,具有使天下归心统一之志。

 

五、写作特点

    1.运用生动的比喻,使抒情富于形象性。

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新鲜生动的比喻。如诗人用朝露的转瞬即逝比喻人生的短暂,以此显示求贤的迫切;用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来比喻自己由衷地礼贤下士,道出他对贤才的殷切思慕的情意;又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来比喻贤才投主但无所归依的情景;再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自比周公,以表达诗人求贤若渴的诚恳态度。

这一系列新鲜、生动的比喻,使作者把蕴含在心底的思贤爱贤、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表达出来,从而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2.善用典故,表情达意。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出自《诗经·郑风·子衿》篇的成句,而紧接着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使引用与创作融为一体,表达出诗人念念不忘贤才的一片真情;

又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诗人信手拈来,与上下契合无间,以想象之笔写出自己对贤才梦寐以求的思念。

最后四句,作者化用两个典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是化用了《管子·形势》中的典故。《管子·形势》说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作者把这段话化用成两句,含蓄地强调明主不厌人之意。周公吐哺是化用了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先天下之士的典故,十分贴切地展现了作者礼贤下士的阔大胸襟和对天下归心的殷殷期待。

 

3.反复咏叹,抒写情怀。

前两章忧虑时光流逝,焦虑人生短暂;中间四章反复咏叹思贤慕贤、求贤若渴的心情;结尾两章诚恳表白招纳贤才共图大业的愿望。从愁绪满端入笔,结在统一天下的雄心上。感情多转,思绪往复。作者的忧心与雄心、焦虑与追求,被反复加以咏叹和渲染,淋漓尽致地展示了曹操这位一代政治家、军事家复杂而不平静的内心世界。

 

饮 酒(其五)

 

第三十二篇     酒(其五)

              陶渊明

一、背景简介

陶渊明(365427)名潜,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高傲的脾气使他不愿迎合官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终于辞官归田园,躬耕陇亩,不再出仕,回家乡当隐士去了,与官场彻底决裂。

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

《饮酒》组诗共二十二首,此为第三首。前有小序,说明全是醉后的作品,不是一时所写,并无内在联系,兴至挥毫,独立成篇。这首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于劳动之余,饮酒致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此时情味,何其深永!陶诗的一大特色就是朴厚,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他常常用“忘言”“忘怀”等词语阻断对情理规律的探索和揭示,这或者就是诗歌回归自然的一种表现。

二、诗歌主旨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三、词语注释

喧:吵闹的声音。

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辨:说明。   

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免费领取成人高考复习通关资料包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jtgov.cn/zsbyw/3425.html

江苏成考交流群

江苏成考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成考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