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精讲班-无 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总体理解
四、总体理解 这首诗在禾穗青乾,麦苗黄死,赤地千里的背景上展现出两个颇有戏剧性的场面:一个是,贪官污吏如狼似虎,逼迫灾民们“典桑卖地纳官租”;接着的一个是,在“十家租税九家毕”之后,里胥才慢腾腾地来到乡村,宣布“免税”的“德音”,让灾民们感谢皇帝的恩德。 诗人说他的这首诗是“伤农夫之困”的。“杜陵叟”这个典型所概括的,当然不仅是杜陵一地的“农夫之困”,而是所有农民的共同遭遇。由于诗人对“农夫之困”感同身受,所以当写到“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激情,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用“杜陵叟”的口气,痛斥了那些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不顾农民死活的“长吏”:“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作为唐王朝的官员,敢于如此激烈地为人民鸣不平,不能不使我们佩服他的勇气。而他塑造的这个“我”的形象,以高度概括地反映了千百万农民的悲惨处境和反抗精神而闪耀着永不熄灭的艺术火花,至今仍有不可低估的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正面写“长吏”只用了两句诗,但由于先用灾情的严重作铺垫,后用“我”的控诉作补充,中间又揭露了封建社会最本质的东西,所以着墨不多而形象凸现,且有高度的典型性。“明知”农民遭灾,却硬是“不申破”,甚至美化现实以博取皇帝的欢心,这个长吏不是很有典型性吗?“明知”夏秋两熟,颗粒未收,农民已在死亡线上挣扎,却硬是“急敛暴征求考课”,这不是入木三分地揭露了最本质的东西吗? 从表面上看,诗人鞭挞了长吏和里胥,却歌颂了皇帝。然而细绎全诗,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于长吏的揭露,集中到“求考课”;对于里胥的刻画,着重于“方到门”:显然是有言外之意的。考课者,考核官吏的政绩也。既然长吏们“急敛暴征”是为了追求在考课中名列前茅,得以升官,那么,考课的目的是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里胥”有多大的权力,竟敢等到“十家租税九家毕”之后“方到门”来宣布“免税”的“德音”,难道会没有人支持吗?事情很清楚:“帝心恻隐”是假,用考课的办法鼓励各级官吏搜刮更多的民脂民膏是真,这就是问题的实质所在。诗人能怀着“伤农夫之困”的深厚感情,通过笔下的艺术形象予以揭露,是难能可贵的。 事实上,当灾荒严重的时候,由皇帝下诏免除租税,由地方官加紧勒索,完成、甚至超额完成“任务”,乃是历代统治者惯演的双簧戏。苏轼在《应诏言四事状》里指出“四方皆有‘黄纸放而白纸催’之语”(在唐代,皇帝的诏书分两类:重要的用白麻纸写,叫“白麻”;一般的用黄麻纸写,叫“黄麻”。在宋代,皇帝的诏书用黄纸写,地方官的公文用白纸写),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此后,范成大在《后催租行》里所写的“黄纸放尽白纸催,卖衣得钱都纳却”,朱继芳在《农桑》里所写的“淡黄竹纸说蠲逋,白纸仍科不嫁租”,就都是这种双簧戏。而白居易,则是最早、最有力地揭穿了这种双簧戏的现实主义诗人。 五、艺术特色 诗人怀着“伤农夫之困”的深厚感情,通过笔下的艺术形象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措辞激切,毫无顾忌,突破了儒家“温柔敦厚”诗教的框框。这在古代批评时政的诗歌中是十分突出的。 |
无 题
三十九 无 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一、诗人简介 李商隐(约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自祖父起迁居郑州荥阳。9岁亡父,幼年随堂叔学经书文章,18岁入天平节度使令狐楚幕府,颇受器重。开成二年(837)登进士第,次年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后又娶王茂元之女。因其恩师令狐楚属牛党,而岳父则接近李党。李商隐从此卷入晚唐政坛风云变幻的党争旋涡,致使他仕途多蒙坎坷。初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县尉等职。唐宣宗即位后,令狐楚为宰相,李商隐只能随人作幕僚,漂泊于广西桂林、江苏、徐州、四川、梓州等地,心情抑郁,顶礼佛教。数年后返回长安,任盐铁推官,两年后罢职回郑州闲居,不久病逝,终年45岁。 李商隐的诗歌创作,题材广泛。感时、咏史、抒怀、咏物、言情之作均有较高的成就。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寄托的手法,借助环境描写、景物烘托、象征暗示,将生活中的真情实事转化为一组组扑朔迷离、异彩纷呈的情境和矇眬缥缈、神奇空灵的意象,使读者体会到雾里看花的特殊魅力。尤其是他创作的大量无题诗,往往令人难以尽解而仍极其爱读,具有异常的魅力。情调的哀婉,辞采的绮丽,格律的精工,音韵的和谐,都是使他的作品名章锦句迭出,脍炙人口的重要因素。 二、关于“无题” 在李商隐的诗歌中,有一部分诗以“无题”命篇,后世称其为无题诗。李商隐的无题诗和前人的无题诗的不同在于:他不是无意给诗歌命题,而是有意不加题目,这些无题诗或描写男女爱情、或表面写爱情而另有寄托,写得曲折隐晦,历来的研究者对这些无题诗看法不一。由于年代久远,缺乏资料,而且这类无题诗诗意矇眬,所以很难确证它的所指.一般都把它看作是写男女恋情之作。这首诗《无题》写于何时已难于考证,写作背景也不得而知。今天,我们把它当作一首爱情诗来阅读。
三、作品串讲 无题[1]
相见时难别亦难[2],东风无力百花残[3]。 春蚕到死丝方尽[4],蜡炬成灰泪始干[5]。 晓镜但愁云鬓改[6],夜吟应觉月光寒[7]。 蓬山此去无多路[8],青鸟殷勤为探看[9]。
[1] 本篇选自周振甫选注《李商隐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李商隐写了不少无题诗,大多意旨含蓄隐晦,难以确认。这首诗多认为是一首爱情诗。 [2] 时难:谓机会难得。 [3] 东风:春风。古人以四方配四季,东方配春季。 [4] 丝:与“思”谐音。 [5] 蜡炬:蜡烛。泪:蜡烛燃烧时流下的油脂。 [6] 晓镜:早晨对镜梳妆。但:只。云鬓改:两鬓添白发。 [7] 夜吟:夜晚不寐,独自吟诗。应:对恋人的揣度之词。 [8]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三仙山之一。此处借指恋人的住所。此:指二人相会之处。去:距离。无多路:没有多远。 [9] 青鸟:传说中为西王母传信的神鸟。此处借指信使。殷勤:频频。探看:探望,问候。
翻译: 见面非常难得呀别离就更加难分,暮春时节东风软弱百花凋残。那春蚕到死情丝才吐尽,蜡炬烧成灰蜡液才流干;想她清晨对镜感叹年华易逝,夜里独自吟诗月光多么清寒;她的住所离我不是很遥远吧,愿青鸟传我书信沟通情感。 |
内容分析
四、内容分析 首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两句,先写离愁别恨,后句写暮春百花凋零,以作烘托,更增愁情。 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用春蚕比喻一对恋人的思恋,用蜡炬比喻离别后的沉痛。 颈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两句,变换角度,设想从对方来写,一方早起照镜为年华逝去而忧愁,一方在寒夜的月光下独自吟诗倍感凄凉。 尾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两句写对方住所不远,期望青鸟传递书信并带回音信。
这首七律虽然写的是诗人一段秘密的恋爱经历,但这是一种带有深深缺憾的爱情,一种虽然短暂地得到了,但转眼又将失去而不可能得到的爱情。诗人执着地恋着他的所爱之人,但由于种种原因却不能与情人聚合,难得的相会后随即别离,再次相逢更不知何时。作者将恋人间的别愁离恨、苦苦相思渲染得淋漓尽致,表达了男女双方无穷无尽的思恋和彼此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乐聚恨别,人之常情;离亭分首,河桥洒泪,——这是古代所常见描叙的情景。离别之怀,非可易当;但如相逢未远,重会不难,那么分别自然也就无所用其魂销凄黯了。玉谿一句点破说:唯其相见之不易,故而离别之尤难,——唯其暂会之已是罕逢,更觉长别之实难分舍。 古有成语“别易会难”,意即会少离多。细解起来,人生聚会一下,常要费很大的经营安排,故为甚难;而临到必须分手之时,只说得一声“珍重”,从此就要海角天涯,风烟万里了——别易之意,正谓匆促片刻之间,哽咽一言之际,便成长别,是其易可知矣。玉谿此句,实将古语加以变化运用,在含意上翻进了一层,感情绵邈深沉,语言巧妙多姿。两个“难”字表面似同,义实有别,而其艺术效果却着重加强了“别难”的沉重的力量。 下接一句,“东风无力百花残”。好一个“东风无力”。只此一句,已令人置身于“闲愁万种”、“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的痛苦而又美丽的境界中了。 说者多谓此句承接上句,伤别之人,偏值春暮,倍加感怀。如此讲诗,不能说是讲错了。必定将它扣死,终觉未免呆相。其实,诗是不好只讲“逻辑”“因果”的,还要向神韵丰姿去多作体会。百花如何才得盛开的?东风之有力也。及至东风力尽,则百卉群芳,韶华同逝。花固如是,人又何尝不然。此句所咏者,因非伤别适逢春晚的这一层浅意,而实为身世遭逢、人生命运的深深叹惋。得此一句,乃见笔调风流,令诵者不禁为之击节嗟赏。 一到颔联,笔力所聚,精彩愈显。春蚕自缚,满腹情丝,生为尽吐;吐之既尽,命亦随亡。降蜡自煎,一腔热泪,爇而长流;流之既干,身亦成烬。有此痴情苦意,几于九死未悔,方能出此惊人奇语,否则岂能道得只字?所以,好诗是才,也是情,才情交会,方可感人。这一联两句,看似重叠,实则各有侧重之点:上句情在缠绵,下句语归沉痛,合则两美,不觉其複,恳恻精诚,生死以之。老杜尝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惊风雨的境界,不在玉谿;至于泣鬼神的力量,本篇此联亦可以当之无愧了。 晓妆对镜,抚鬓自伤,女为谁容,膏沐不废——所望于一见也。一个“改”字,从诗的工巧而言是千锤百炼而后成,从情的深挚而看是千回百转而后得。青春不再,逝水常东,怎能不悄然心惊,而唯恐容华有丝毫之退减?留命以待沧桑,保容以俟悦己,其苦情密意,全从一个“改”字传出。此一字,千金不易。 晓镜句犹是自计,夜吟句乃以计人,如我夜来独对蜡泪荧荧,不知你又如何排遣?想来清词丽句,又添几多,——如此良夜,独自苦吟,月已转廊,人犹敲韵,须防为风露所侵,还宜多加保重。当春暮,百花已残,岂有月光觉“寒”之理?此寒,如谓为“心境”所造,犹落纡曲,盖正见其自葆青春,即俗所念者亦善加保护爱惜,勿自摧残也。若以“常理”论之,玉谿下一“寒”字可谓无理已甚;若以“诗理”论之,玉谿下此“寒”字,亦千锤百炼、千回百转而后得之者矣。 本篇的结联,意致婉曲。蓬山,海上三神山也,自古以来为可望而不可即之地,从无异词,即玉谿自己亦言:刘郎已恨蓬山远”矣。而此处偏偏却说:“蓬山此去无多路。”真耶?假耶?其答案在下一句已然自献分明:试遗青鸟,前往一探如何?若果真是“无多路”,又何用劳烦青鸟之仙翼神翔乎?玉谿之笔,正是反面落墨,蓬山去此不远乎?曰:不远。而此不远者实远甚矣! 青鸟,是西王母跟前的“信使”,专为她传递音讯。只此即可证明:有青鸟可供遣使的,当然是一位女性。玉谿的这首诗,通篇的词意,都是为她而设身代言的。理解了这一点之后,再重读各句——特别是东风无力一句和颔颈两联,字字皆是她的情怀口吻、精神意态,而不是诗人自己在讲话,便更加清楚了。 末句“为探看”,三字恰巧都各有不同音调的“异读”,如读不对,就破坏的律诗的章节之美。在此,“为”是去声,“探”也是去声(因为在诗词中它读平声时更多,故须一加说明),而“看”是平声。“探看”不是俗语白话中的连词,“探”为主词,“看”是“试试看”的意思。蓬山万里,青鸟难凭——毕竟是否能找到他面前而且带回音信呢?抱着无限的希望——可是也知道这只是一种愿望和祈祷罢了。 |
写作特点
五、写作特点 1.运用比兴,婉曲抒怀。 这首诗的颔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历来脍炙人口,成为千古名句。诗人将人们熟知的形象——春蚕、蜡炬加以精心提炼,运用了比兴手法,赋予了深刻的寓意。用春蚕之死,比作一对恋人的相思,绵绵不断的蚕丝正是诗人情思的象征;而燃烧中滴下的蜡泪象征着诗人忠于爱情的泪水。比喻贴切、形象,两句合起来构成深邃的意境,内涵十分丰富。
2.回环深转的抒情旋律。 《无题》首联两句开篇不凡,别开新意。一般都认为分别容易相见难,而这首诗开头却是“相见时难别亦难”,可见对所思念对象非同一般的情感。接着“东风无力百花残”以写景作衬托,使别恨更增。颔联转换角度,从实写转入曲笔,用“春蚕到死”,“蜡炬成灰”作比,婉转含蓄地表达对恋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忠贞。而颈联又一变,将笔锋转向对方,设想对方从早到晚都在思恋自己,并越来越孤独憔悴。这里虽然是在想象对方思念自己,其实是更深一层地写自己的思念。尾联又由痛苦转入希望,作者借用神话表达自己仍然存在希望的光环,避免陷入绝望的深渊。全诗回环往复,层层转换角度,加深了情感的浓度。
3.精当、工稳的对偶艺术。 七律诗的中间两联要求对仗,包括词性相对、平仄相对。李商隐的七律诗不但内容深沉,语言典雅,而且对偶极见功力。颔联中“春蚕”对“蜡炬”,“丝”对“泪”,名词对名词,“尽”对“干”,动词对动词。联中“晓”对“夜”,“云鬓改”对“月光寒”,对得精当、工整。这两联中不但实词对得工,虚词如“方”对“始”,“但”对“应”也很自然、精巧,相当准确地传达出诗人情感运动的轨迹,增强了语言的形式美。
六、难点分析 1.诗的开头为什么说“相见时难别亦难?” 首联写相思别离之情,两个“难”字各有侧重,相见不易,故惟恐离别;相会是暂短的,故行将离别时就更难舍难分了。所以,这对恋人相见时就意味着离别。前一个“难”字是客观阻隔之难;后一个“难”字是感情上的别离之难。诗人连用两个“难”字,暗示出他曾经历过的不寻常的爱情波折,含蓄地吐露了他对外来阻力的不满。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一联,被后人誉为爱情诗章的千古绝唱。试分析其中的原因。 (1)巧用比喻,用春蚕比喻对恋人的思恋,用蜡炬比喻离别后的沉痛。婉转含蓄地表达对恋人的思念和对爱情的忠贞。 (2)对偶精当,“春蚕”对“蜡炬”,“丝”对“泪”,名词对名词,“尽”对“干”,动词对动词。 (3)谐音双关,“丝”有双关意,谐音相思的“思”;“泪”明是蜡油,暗指情人泪。诗人表白相思之情,如春蚕吐丝绵绵不尽,爱情之深,如蜡炬燃尽奉献一切,诗人从自己一方表白对爱情的忠贞。 (4)看似重叠,实则各有侧重之点:上句情在缠绵,下句语归沉痛,合则两美,不觉其複,恳恻精诚,生死以之。
|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jtgov.cn/zsbyw/3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