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为【传爱成考】旗下网站,主要提供免费成人高考政策与资讯,信息仅供学习交流,非官方网站,具体信息以江苏省教育考试院www.jseea.cn 为准。

2025年江苏成考考前辅导报名入口

【江苏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精讲班-水调歌头

江苏成考帮 发布时间:2018-04-05 08:09:48


水调歌头

 

四十八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一、词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进士。神宗时曾任祠部员外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职,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诗“谤讪朝廷”罪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曾出知杭州、颖州等,官至礼部尚书。后又贬谪惠州、儋州。北还后第二年病死常州。南宋时追谥文忠。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在政治上属于旧党,但也有改革弊政的要求。

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传诵甚广。擅长行书、楷书,取法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也喜作枯木怪石。论画主张“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高度评价“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造诣。诗文有《东坡七集》等。

 

二、背景简介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曾制《水调歌》,唐人将其演为大曲,大曲有“歌头”(乐曲的首章),此曲牌即截取其歌头而成。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熙宁9年(1076)的中秋节,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苏轼当时任惠州(今江苏诸城)知府。时年41岁,当时苏轼与其弟弟苏辙(字子由)已六七年没见了,此词是醉后抒怀之作。同时表达了对其弟苏辙的思念。

 

三、语言知识积累

把酒问青天:把:举起酒杯。

天上宫阙:指月宫。

琼楼玉宇:传说宫中月神的宫殿。

高处不胜寒:胜,经受。

转朱阁,低绮户:朱阁,朱红色的华美阁楼。绮户,雕花的窗户。

千里共婵娟:婵娟,月亮。

 

四、诗词主题

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五、诗词内容分析

(一)序:交待写作此词的时间、情状和缘由。

(二)上片:写自己的身世之感和思想矛盾,即对政治的感慨,借明月自喻清高。

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诗,点明饮酒赏月。

2、“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面上是关心月夜,实暗示“当今朝廷情况不知如何”的含义。

3、“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三句暗指自己想回到朝廷中去,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

4、“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两句暗指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为国效力,这里的人间即指做地方官。

(三)下片:以月圆衬托别离,抒发对兄弟的的怀念之情。

1、“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三句中的“朱阁”,“绮户”都与上片的“琼楼玉宇”对照,既写月光也写月下的人。

2、“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用反诘、埋怨的语气向月亮发问,表面是恼月照人,增加人的“月圆人不圆”的怅恨。“不应有恨”而恨在其中。

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转为安慰的语气,既然“此事古难全”那就没有什么可埋怨的了。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美好的境界结束全词是对兄弟不能团圆的“有恨”的自我排遣。

 

六、重难点分析

1、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上阕----望月(写景)

②下阕----怀人(抒情)

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2、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3、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4、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联想:明月(月圆)-->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宫阙->琼楼玉宇

5“怀子由”体现在词中哪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分析这首词浓厚的人生哲理的意味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就是说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应思想开朗,胸怀坦荡,在那里都可以有作为都会心安理得。

此事古难全是说世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别离,这正如月亮有圆时也有缺时一样,本是自然界的规律。

 

七、参考译文

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怀念(弟弟)子由。

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宫阙里,现在是什么年代了。(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好象自己本来就是从天上下到人间来的,所以说归去),只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传说月中宫殿叫广寒宫)。在浮想联翩中,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哪里象在人间!

月亮转动,照遍了华美的楼阁,夜深时,月光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既圆,便不应有恨了,但为什么常常要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人的遭遇,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呢,也会遇到阴、睛、圆、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只愿我们都健康和长在,虽然远离千里,却能共同欣赏这美丽的月色。

 

声声慢(寻寻觅觅)

 

四十九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一、作者简介

1.李清照(1084~1155后),自号易安居士,江苏章丘人(旧说其为江苏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其母王氏亦颇通文墨。在家庭影响下,李清照早有诗名。十八岁时嫁赵明诚。婚后夫妇唱和,共同从事书画金石的收藏研究,并致力于文学创作。南渡不久,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当时四十六岁。金兵南下,她在浙东亲历变乱,生活颠沛流离。此后在寂寞中度过晚年。

2.李清照是宋朝的一大词家,是“婉约派”的正宗词人。她工诗能文,词为宋朝一大家。然其词今仅存45首(不含存疑之作),约3500字,是我国历史上创作字数最少的大作家。以南渡为界,其创作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其前期词作,长于以优美的韵调表现相思离别等传统题材。南渡后,其词一转为沉郁悲凉。由于词人经历了金人的入侵,国土的残破,个人家破人亡以致流离颠沛的变故,深厚的故土之思,凄苦的身世之感,一并抒发在她的作品里。她的词艺术水平较高,善于从书面语言与口语中锤炼优美、生动的文学语言。善于创意出奇,善于用白描手法塑造出鲜明、完美的艺术形象,以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

 

二、作品讲解

声声慢[1]

寻寻觅觅[2],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3]。乍暖还寒时候[4],最难将息[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6]。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7],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8]!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9]!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10],怎一个愁字了得[11]

[1]本篇选自王延梯《漱玉集注》,江苏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声声慢:词牌名,有平韵、仄韵二体,这首词是仄韵体。李清照此词,写于南渡之后,为其晚年所作的名篇之一,一题作《秋清》。

[2]寻寻觅觅:心中有所失,想要寻求点儿什么的样子。

[3]戚戚:忧伤貌。

[4]乍:突然,骤然。“乍……还……”,即“刚……又……”。

[5]将息:调养,保养。

[6]他:助词。

[7]黄花:指菊花。

[8]损:副词,犹煞,极。有谁堪摘:有何堪摘,言菊花憔悴得很,还有什么值得摘取的呢?谁:何,什么。一说,没有谁堪与共摘花的兴致。

[9]怎生:怎么,怎样。

[10]次第:景况,情形。

[11]了得:包括得了。了(liǎo),完毕,了结。

 

三、内容剖析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

上片分为两个层次。从“寻寻觅觅”至“晚来风急”为第一个层次,写寒风袭人之时,自己却孤寂无依。从“雁过也”至“却是旧时相识”为第二个层次,点出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

下片也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从“满地黄花”到“如今有谁堪摘”为第一个层次,紧承上片的悼亡,哀叹如今无人与我共摘。从“守着窗儿”至“怎一个愁字了得”为第二个层次,着重刻画自己愁苦悲痛的心境。

全词通过残秋景色的衬托,抒发了家破夫亡、自己饱经忧患和漂泊流离生活的愁苦惨痛。天气是“乍暖还寒”,忽暖忽寒,情绪是“寻寻觅觅,凄凄惨惨戚戚”,分外凄冷孤寂。在这种特定环境之下,诗人李清照只好求之于酒,希望酒能助她驱寒消愁,然而事与愿违,“三杯两盏淡酒”,却敌不过寒意袭人的晚风,更无法消愁。如今见到了北来的雁,诗人怎能不忆起与丈夫相互唱和、互寄书信的幸福岁月,怎能不为失去丈夫而悲伤。

看天空,是雁阵南去,诗人想起自己的处境,是既无人寄书至,又无可寄书之人。因为丈夫赵明诚已远远离去,到了另一个世界,自己是多么孤寂无依。这里名为写雁,实为写情,以雁为中介来寄托对亡夫的哀思和怀念。看大地,菊花凋零,遍地堆积。就花来说,因为凋零殆尽,已无花可采摘可欣赏。联系自己与菊花相似的处境,诗人不能不愁。因为失去了丈夫,即使菊花犹在枝头,迎霜怒放,也无人与诗人共摘共赏。想起与自己志同道合、相濡以沫的丈夫,诗人百愁交集,有了“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的感受;这点点滴滴洒在梧桐叶上沙沙作响的细雨声,不仅仅是敲击着梧桐叶,而且不断地敲击着诗人的心。使诗人此时此刻极为孤寂悲哀痛苦的心情,竟不能用一个“愁”字来表达。

 

四、写作特点

1.善用叠字,以奇取胜。

词的上片连用十四个叠字,声情并茂,字字打动人心。“寻寻觅觅”,写四处张望若有所失的神态,表现内心极度的空虚;“冷冷清清”,由天寒暗示社会冷漠,表现内心的孤独;“凄凄惨惨戚戚”,在前两句的基础上直抒内心极度凄惨、悲苦的心境。下片“点点滴滴”再次运用叠字,突出悲苦之情,缠绵如不绝细雨,直穿心底,难以排遣。如此大量地运用叠字,并且取得这样好的艺术效果实乃前所未有,堪称奇特大胆。

2.层层铺叙,渲染悲愁之情。

全词巧妙而自然地用铺叙的手法,将日常生活加以高度概括,突出地表现了主题。作者以“悲愁”两字贯穿全词,不断变换角度,反复渲染。开首十四叠字,定下情感基调,统领全篇。接着从天气寒冷、晚来风急、雁过伤心、黄花遍地、守窗独坐、梧桐细雨等六个方面反复渲染悲愁伤痛之情。结尾以“愁”字点出,层层铺叙,首尾呼应,将沉痛无比的悲愁,抒发得淋漓尽致。

3.语言质朴自然,令人回味无穷。

全篇纯用口语,朴素自然,毫无斧凿之迹。词面意思似浅实深,令人回味无穷。作者描绘的几个画面,其深层含义,难以一时体味尽然。“声声慢”属慢曲,拖音袅娜,更增缠绵悲愁之情。通篇又用仄韵体,押入声韵,读来短促幽咽,饮恨吞声,使悲愁之感,哀叹之情更见浓郁。

 

五、参考译文

寻呀,觅呀,寻呀,觅呀,我不知是在寻觅什么,只是一味寻觅,我周围的环境是如此的“冷冷清清”,如此的“凄凄惨惨戚戚”。在这天气忽暖忽冷的时候,确实最难养息。喝下三两杯淡酒怎么能抵挡住急疾的晚风的侵袭。北雁飞过来了,正是我伤心的当儿,却又见到了雁行中我从前的老相识。满地菊花堆积,一朵朵、一瓣瓣都已枯萎毁败,现在即使枝头上有菊花,又有谁能和我同摘。我守着窗户,独自一人怎么能挨到天黑。梧桐树叶在秋风中飘零,细雨又洒落在梧桐叶上,这点点滴滴的细雨敲击桐叶的声音一直持续到黄昏,真使我心碎。这种复杂的心情,怎么能用一个“愁”字表白。

 


免费领取成人高考复习通关资料包

声明:

(一)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网站文章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对内容、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

本文地址:http://www.jtgov.cn/zsbyw/3437.html

江苏成考交流群

江苏成考交流群

与考生自由互动、并且能直接与资深老师进行交流、解答。

成考院校